pey的微型博物館‬:士林北投四角頭聯合普渡

pey的微型博物館‬:士林北投四角頭聯合普渡


前天是農曆七月一日,也就是鬼門開──一年一度的七月普渡又來啦!農曆七月是傳統臺灣諸多祭儀舉辦的時間,漢人就是怕鬼,因此好兄弟一年一度遊陽間接受供養,也產生了相當多的禁忌與儀式。

前天筆者看到朋友轉發士林普渡活動的消息,才發現原來在士林北投地區,也有流傳了近一百五十年的「四角頭聯合普渡」。而七月一日在「芝山巖同歸所」,就有大墓公開墓門的儀式,擇日不如撞日,於是便決定衝去看看熱鬧。(結果回來才發現開墓門儀式實際上不只「芝山巖同歸所」一處,實際上整個祭祀圈內有七處大墓公萬善堂會舉辦儀式……這就是功課沒做足OTL)


說到「四角頭聯合普渡」,首先得先介紹這「四角頭」是哪四個角頭:

1. 士林街──士林新街、舊街
2. 石牌──石牌、磺溪、湖底、竹子湖、洲美
3. 北山──陽明山平等里、內外雙溪
4. 三芝蘭──天母、蘭雅

此四角頭總共涵蓋北投和士林區共49個里。而今年值年的角頭是石牌角 (值年就是負責舉辦的意思),去年則是士林街。各角頭居民的性質各異,也因此發展出形容四角頭普渡特色的諺語:「士林街仔普電火(電燈裝飾多);石牌仔普紅龜粿(會做粿);北山頂普豬公尾(豬公大又多);湳雅普傢伙(當地人財產多很富有)。」



雖然士林街主祀媽祖的「慈諴宮」十分有名,但在普渡的祭典上卻是以主祀開漳聖王的「芝山巖惠濟宮」為核心。至於「大墓公開墓門」的儀式,則是在旁邊的「芝山巖同歸所」舉辦。

從遠處看來,芝山岩不過是都市中突出的一座小山頭,從西側走到東側,腳程快的話大概不用15分鐘,然而這裡卻含有十分豐厚的歷史地層;在臺北大湖時代,芝山岩就是突出水面的小島,史前的植物園文化貝塚,證明了數千年前有人在此生存過的痕跡;清領時期建立的惠濟宮;日本時代發生的六氏先生事件,而到民國時期,蔣中正也曾為了士林官邸的安全,在此設置了防禦堡壘。

回到祭儀的部分,在芝山巖同歸所供奉的有兩群人,一是乾隆年間「林爽文事變」發生時,在此死難的平民百姓,另一則是咸豐年間「漳泉械鬥」的死者。居住在大龍峒、社子等地的泉州人與居住在士林、芝山巖附近的漳州人經常發生衝突械鬥,造成死傷,擾亂地方安寧。地方不安寧,村里的人們就開始祭祀無家可歸的好兄弟們,祈求合境平安。這樣的習俗演變到後來,就成了「四角頭聯合普渡」,四角頭的保正說好統一日期,各角頭輪流主持,規模也能較彭派,得以安撫地方冤魂。




說了這麼多,其實那天抵達芝山巖惠濟宮時,因為筆者太久沒來芝山巖,忘記惠濟宮要爬一小段山路,加上同歸所在靠近六氏先生墓旁,已經有些遲到,幸好還是有看到最後法師帶領「主普」爬上大墓公的墓,觸摸墓頂石頭的儀式,也算是聊補缺憾了。



七月一日開墓門,也就是歡迎陰間鬼魂們來到陽間接受佈施。

這場盛宴將會延續到七月三十關墓門,也請好兄弟們好好享受這一個月的狂歡吧!

--

其實芝山巖這樣聯合普渡的情況,讓筆者不禁想起前年七月工作室曾進行過雞籠中元祭的考察。在基隆也曾發生過大規模的漳泉械鬥,後來集合無名屍骨建成「老大公廟」,每年的農曆七月,也會像芝山巖同歸所那樣,在老大公廟舉辦開鬼門的儀式呢。雞籠中元祭也因此成了台灣數一數二規模盛大的中元普渡祭典。或許,就是因為曾經撕裂過,當地人們才會如此重視能夠再次同心的中元普渡儀式吧。

我們之前做的考察,後來也成為了故事的材料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們創作的《中元劫鬼記》!是昭和十年,發生在基隆的中元普渡時的故事;鬧場的日本妖怪,各懷鬼胎的臺灣妖怪,以及賭上一切的兩位老大公,究竟能否對付日本妖怪,讓染上不安的開鬼門儀式,順利舉行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