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夕夜的傳說──燈猴

除夕夜的傳說──燈猴

  大年初一,恭喜恭喜!

  過年時候,看著紅色的春聯,紅色的紅包袋,很容易地就憶起了年獸的故事,也許還要向年紀小的晚輩說說年獸的故事嚇唬嚇唬他們。不過除了年獸之外,其實還有有則「燈猴」的故事,也與過年習俗有關,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呢?

  燈猴其實是竹製的燈架子,上頭放著裝燈油、燈芯的小碟,有彎鉤或孔可以固定在牆上,據信應該是「燈鉤」一詞的訛誤,但也有人認為那燈架的樣子的確就像隻蹲踞著的猴子。在沒有電燈的年代,燈猴擔負著照明的重責大任,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須物品。

  燈猴的這則故事要從冬至開始說起,昔時人們相信萬物有靈,冬至時會將湯圓黏在牛角上、生活器物上,以慰勞萬物生靈在過去一年的付出,謂之「餉耗」。某一年,人們在各處都黏上了湯圓,卻不知為何忘了燈猴。每日工作,弄得全身油汙的燈猴得不到酬謝,心生怨恨,竟然一狀告上天庭,說人是一群好吃懶做、暴殄天物、忘恩負義又作惡多端的物種,不如除之再造,而玉皇大帝竟然也聽信燈猴讒言,遂命年末時要沉地降洪水,滅亡人類。

  家居器物諸神聽得此事,驚訝又慌亂,一方面托夢告知人們這「除夕」的消息,一方面也急急回天庭向玉帝求情。而人們只得知壽命將盡,逃不了也只能決絕面對,於是在末日的那一天燒菜作食以謝祖先,而到遠方打拚的親戚回到家,圍成一桌吃最後的晚餐,覺也不睡了,就這樣一齊等待最後的一刻。

  ──想不到直至天明什麼事也沒有發生。原來玉帝聽了其他神明的求情,才發現燈猴的指控其實子虛烏有,於是終於收回成命。人們發現自己居然活過了除夕夜,還能見到新的一天,新的一年,無不歡欣雀躍,紛紛互道「恭喜恭喜」──這恭喜恭喜可是歷劫不死的由衷慶幸啊!

  這些年前的準備後來都演變成除夕夜「圍爐」、「守歲」等習俗,互道恭喜也從大難不死的賀詞變成喜迎新春的祝福。而自此之後,人們便相信燈猴歷久會成精搗亂,除夕之夜都要把舊燈猴燒掉。換上新燈猴,也變成一項年節傳統了。

  燈猴的相關傳說可能在民間醞釀流傳已久,清代的《彰化縣志》裡頭便已提到除夕燒燈猴,又說要趁灰未燃盡時分作十二份,以餘燼明暗占卜來年十二月份的氣候陰晴;日治時期《民俗臺灣》也提到燒燈猴一俗,再次提到占卜之外,還說放三年的燈猴會化作精怪作祟,隱隱然有點燈猴告狀傳說的影子;而雜誌《語苑》是日治警察的臺語教材,其中更有一篇題名為「燈猴の怒」的故事,便用片假名標音記載這則「コオザアコオザアチヌコオザア(古早古早真古早)」的燈猴故事,情節單純了點,不過大致還算與前述類同。

  只是隨著電氣普及,油燈被淘汰,燈猴的傳說似乎也隨之黯淡熄滅了。現在燈猴故事幾乎僅存於老文獻的隻字片語以及幾篇民間童話,甚至知道「燈猴」是什麼的人也越來越少,更別說冬至要給燈猴餉耗了。好在現在沒有燈猴精,不然大概又會氣得直跳腳吧……嗯?誰知道呢?也許看似平靜的昨夜就有燈猴精暗地裡大鬧一場,風起雲湧地發生過了許多事呢。但無論如何,我們總算順利迎接新年了,真是恭喜恭喜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