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察:西門紅樓

考察:西門紅樓


  要我說,西門町還真是個神奇的地方,熱鬧繁華的現在商業區卻靜靜座落著好幾棟古蹟。從捷運西門站1號出口直直走去,就會進入西門紅樓的範圍,空前絕後的八卦樓與十字樓造型,加上兩旁的南北廣場,就構成了過去的西門市場,現在的西門紅樓。




  西門市場是臺灣第一座公營市場,也是第一批有市場規劃的公共建設,1908年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。遙想當年情景,設籍於西門町者,日本人高達8成以上,西門市場附近商業區來往的人也以日本人為主,貨色齊全全臺第一,熱鬧繁榮更勝大稻埕永樂市場;作為市場入口的八卦樓賣乾貨,像是洋雜貨、菓子等等,作為市場主體的十字樓則賣溼貨,主要是生鮮蔬果食品,而圍繞廣場的賣店則以服飾、日常用品與五金為主;市場裡面規劃了可排出汙水的下水道,並且禁止屠宰家禽魚類,因此格外乾淨,1925年還舉辦了「西門市場蔬果品評會」,可說是當時的重要活動。1935年的臺灣博覽會,西門市場因為鄰近第一會場(今中山堂)更是生意欣隆。而1935年之後,西門町出現了6家豪華劇場,奠定了娛樂中心的地位──聽著、聽著,是不是越覺得和現在的西門町很像呢?特別是西門紅樓,一眼望去竟和過去的景致相差無幾。


  要我說,西門町神奇的地方就在於在了解過這段歷史之後,你可以輕易的從現在看到過去的景象,西門紅樓周遭的環境就如同西門町的縮影,反映了西區甚至是整個臺灣商業的軌跡,融合了日、中、西三方文化,始終走在時代的尖端。

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2015.03.17

附註:部分照片翻拍自西門紅樓展覽看板。